哪里想到,王信话里话外尽是推脱,带去的礼物都被原样退回。
“总有一日、总有一日……”
田蚡表情阴沉,发誓只要有机会,必要让辱他之人死无葬身之地!
王府内,王信饮下一盏热汤,听忠仆回报田蚡已经离开,当下松了口气。
“如他再来,就说我不在。”
对于田胜,王信还能勉强应付几回,至于田蚡,他是真不想扯上半点关系。
宁肯得罪彻底,也不想予人后族外戚欲起的印象。
如果被天子不喜,两家都会招来大祸。
长乐宫中,宦者往后殿宣读窦太后旨意,从永巷选出的家人子即将离开长安,被送往诸侯王的封国。
“云中郡沙陵县云姓家人子梅,赐临江王。”
未央宫内,景帝坐在屏风前,面前摊开一册竹简,上面赫然写着:临江王不法,坐侵太宗庙壖垣为宫。
第五十六章
朝堂之上,上告诸侯王的奏疏接连不断,尤以临江王为最。
起初,长安城内的宗亲贵人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。
随着情况愈演愈烈,才开始察觉到不对。
七国之乱后,晁错身死,朝廷没有再提削藩,却对诸侯王加强管束,不如之前放任。
告发之事时有发生,并不鲜见。
然而似临江王这般,在府中邀国官宴饮都会被告,王府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奏报长安,实在是少之又少。
虽然景帝将奏疏全部压下,至今没有出言申斥,更没有召临江王觐见对簿,不少人还是嗅到了不同寻常的味道。
封国官员告临江王侵占宗庙土地修建宫室,若证据确凿,罪名着实不轻。
最后如何处置,端看景帝心意。
本朝开国至今,尚未有帝杀子的先例。
但临江王曾是太子,又比刘彻年长,且有兄弟扶持,不少宗亲生出担忧,连续数日请见长乐宫,希望窦太后能劝说景帝,莫要以此罪责临江王。
真要问罪,也万不能下中尉府。
“此例万不可开!”
窦太后和宗亲立场一致,天子要削临江王的权柄、削减他的封国乃至夺其王位都可以,千千万万不能取其性命。
且不言史官如何记载,一旦开了这个头,后代帝王仿效,汉室岂不是要大乱!
景帝被请至长乐宫,窦太后摆明态度,要将临江王下囚牢,她绝不答应!
“临江王忠孝,怎会侵占宗庙壖垣,此事必是小人诬告!”
窦太后的话异常直白,丝毫不给景帝托辞的机会,“此事该罪诬告之人!”
“阿母,此事我自有计较。”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