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好管闲事差点把静秋害惨。
静秋小学时有个同学,叫张克树,人生得黑黑瘦瘦,但成绩倒还不错。
张克树的父母都是K市造船厂的,母亲还是个小官。
那时造船厂自己建了子弟小学,就把所有的船厂子弟转到船厂学校去了。
张克树从初一起,就跟静秋不在一个学校了。
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,这位张克树就开始给静秋写情信,他写得一手好字,文字上也很通顺,但静秋就是很讨厌他,也不知为什么。
她警告了他几次,他仍然不听,照写不误。
有一天,张克树把信放在静秋家门前的一只旧鞋里,因为他要赶在船厂中学上课前到这来,所以来得很早,静秋家还没人起来。
隔壁的那位严老师起得早,看见了那封信,就擅自拿走了,而且当仁不让地拆开来看了。
那封信首先就谈当前国际国内形式一片大好,然后谈到我省我市形式也是一片大好,再谈到我校我班形式还是一片大好。
这样好了一通,就用掉了两三页纸。
不过那就是当时的写法,没谁能够免俗。
那封信只在最后写了一下很敬佩静秋的才华,有点惺惺相惜,英雄识英雄的意味。
当然最后没忘记问静秋愿意不愿意跟他玩朋友。
大约连严老师这样的人也看出这事静秋没责任,所以严老师把信交给了静秋的妈妈,叫静秋的妈妈找静秋好好谈谈,一定要教育静秋好好学习,思想上不要开小差。
严老师还表了一通功,说幸好是我看见了,如果是别人看见了,还不知传成什么样呢。
静秋后来看见了那封信,谢天谢地,张克树还没胡编乱造一点两人的恋爱史,不然肯定要闹出轩然大波。
但静秋的妈妈吓了个半死,少不得又把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的古训搬出来,把静秋狠狠叮嘱了几遍。
对张克树那样的人,静秋讨厌归讨厌,但还不是特别怕,因为他们说不出她什么来,她问心无愧,从来没有跟他们说过话,更谈不上做下什么事了。
但对老三,静秋就没有这个把握了。
她越想越怕,老三肯定是写了信的。
他那样“文妥妥”的人,回去拿个包那么一点时间,他都要写一封信,他这次会不写信?可能他连信带花都放在这桌子上,某个路过的人看见了信和花,就阴险地把信拿走了,把花留在了这里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