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吕僧珍回答说:“元宏此人野心勃勃,颇有作为,而且jīng通兵法。
”
谢芳菲点头说:“元宏的确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主。
你知道元宏为什么不姓拓跋而姓元?北魏的君主一直都是拓跋姓氏的。
”
吕僧珍看着她,不知道谢芳菲说这番话的真正用意是什么。
谢芳菲继续说:“元宏,原名是叫拓跋宏。
他五岁即位,当时的朝政是由冯太后一手把持。
冯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,实行一系列的改革,颁行班禄制,严惩贪官污吏,推行三长制、均田制、租调制等改革,解决了北魏面临的一系列的严重危机,巩固了北魏的统治。
而冯太后死后,元宏亲政,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迁都。
你知道他是怎么迁都洛阳的吗?”
谢芳菲不等他回答,继续说:“因为北魏守旧的贵族全部反对迁都一事,于是他亲自统领步兵、骑兵一共三十万从平城南下,表面上是去进攻齐朝。
到了洛阳,遇上了连绵不绝的秋雨,道路泥泞,行军十分困难。
元宏仍然下令继续南下。
大臣们都拿当年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刘宋惨败而回一事劝戒元宏。
元宏说:‘这次南征,影响甚大,兴师动众,无功而回,那成什么体统。
你们既然不愿意再南下,可以,但是首先得把都城先迁过来,等到机会再进攻南齐,统一天下。
’大臣们仍然犹豫,元宏下令:‘同意迁都的站左边,不同意的站到右边去。
’南安王拓跋桢立即说:‘只要陛下停止南进,我们一定赞成迁都洛阳。
’由迁都一事可见元宏的为人,能屈能伸,深谋远虑,胸怀天下。
你觉得我们这次劳师远征地进攻元宏亲率的十万jīng兵有多少取胜的机会呢?”
吕僧珍哑口无言地看着谢芳菲。
谢芳菲继续说:“后来,元宏又亲自回到平城,说服留在那里的王公贵族也同意迁都洛阳。
然后,他全面改革鲜卑习俗,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,以汉语代替鲜卑语。
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,采用汉族典章,评定士族门第,从而加qiáng了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,解决了民族问题。
他还改鲜卑姓为汉姓,所以他才会叫元宏这个名字。
而且qiáng行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,死后不得归葬平城。
北魏从此经济繁荣,商业兴旺,国内政局逐渐趋于安定。
可是反观南齐,内乱不断,大诛皇室臣僚,弄得举国上下人心惶惶。
如今却要兴师动众不顾后果地前去讨伐北魏,吕参军现在认为我们取胜的机会又是多少呢?”
吕僧珍一脸死灰地看这谢芳菲说:“如今应该怎么办?大军近日就要出发了,而崔将军绝对是不会撤回军队的。
”
谢芳菲叹气说:“到了今天这个qíng况,我也无力回天了。
我要你过来的目的并非要阻止这次军事行动,而是要你一路上多加注意萧大人的安全qíng况。
尤其是到达邓城,两军短兵相接的qíng况下,保不定有人趁机下手杀害大人。
这次的出兵既然势在必行,却又注定惨败而归的话,无可奈何之下你一定要想方设法地保住大人的亲兵近卫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