孤寂而让人感叹的秋,到底还是来了。
「皇上?」台阶下,老成持重的张丞相小心翼翼地唤着似乎心不在焉的君主:「皇上?」
「怎么不说下去?」皇帝把目光转到老臣脸上,微微扬起唇,一笑:「朕都听着呢,河南粮食大熟,说下去。
」
皇帝很年轻,长相端正。
这位昔日的二王爷从小就受先皇宠爱,众皇子中气度最为不凡。
此刻微微浅笑,唇齿间华贵尽溢,让瞧见他笑容的臣子都心头一颤。
只是,冷了点,心思叵测了点。
不过,哪代的天子不是心思叵测的呢?
「是。
」张丞相情不自禁躬了躬身子,清清嗓子:「今年水土都好,难得没有遇上旱涝两灾,河南粮食大熟,这都是皇上的洪福。
」
「这是河南百姓的福气。
」皇帝笑着道,丰收的喜讯让他的脸多了一分与众不同的飘逸神采,却仿佛和脚下的臣子们隔得更远了,不过片刻,目光又变得犀利起来:「不过,从前也有丰收伤农的先例,粮食多了,购买的商人就压低收价,农人甚至比荒年更穷困。
今年不许再出这样的事,你和下头的官员好好商量,订一个收购粮食的底价来,不许商人们趁机囤粮压价,有不遵守法令的,都给朕狠狠地治一治。
」
被他冷冷的目光一扫,群臣都矮了半截:「遵旨。
」
奏完河南的丰收,早在一旁等待的两广总督瞅空站了出来,他巴望着修改两广人头税的制度已经多时,一定要趁这次回京面圣的机会讨来旨意。
年轻的皇帝默默听着他准备多时的陈述,当即道:「岭南总督昨天来的奏折,大意竟和你不谋而合。
税改不可仓促,也不可偏于一方。
呵,两位爱卿先下去商量,一同上个章程,朕要仔细看看。
记住,不要过犹不及,子民要爱惜,国库也不能空虚,否则黄河一泄,或者灾荒又来,你们这些总督要国库官员拿什么救济百姓?」
一番话娓娓道来,棉里藏针,却也矜持温和,听得底下的臣子连连点头。
连听几个奏报,皇帝轻描淡写地,宛如奕棋般处置了。
大殿外却忽然传来一声高昂的奏报。
「九王爷到!
」
众位大臣一同转头看向门外。
一道矫健的身影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,像在平淡的秋意中忽然搅动一阵暖洋洋的喜气,进来的人浑身都写着高兴两个字,英挺的眉黑得发亮,身穿着深紫色的王爷服饰,停在阶下,行了一礼:「臣弟该死,今早起迟了,误了早朝,愿受皇上责罚。
」
脸上却一脸喜不自禁的眉飞色舞着,哪里有半分请罪的模样。
九王爷这话,别说皇帝,就算大臣们也是不信的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