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赵月函,正是《春衫薄》的女二号,饰演秦王妃的演员。
和纪溪一样大,刚出道不久,天天在片场挨骂,也经常哭,但是对演戏这件事倒是很认真,出现在这里一点也不奇怪。
纪溪一面高兴遇到了熟人,一面也替赵月函开心,因为知道这边的百人名额是不好争取的。
赵月函显然跟她是一样的想法。
箱子刚一放到平地上,她就轻轻凑到纪溪耳边说:“真好,你也在!
这里的名额可不好拿,海选条件超级苛刻的,要不是我们剧组刚刚杀青,我当时也把这个项目写进了简历里,真不知道还能不能进来。”
纪溪笑眯眯地看着她:“都是值得的,这是你的硬资历呀。
到了这里之后,你肯定会更好的!
说不定还能拿到那十个角色之一。”
这档综艺是竞赛制,选出来的十个人虽然能够获得与大制作方合作的机会,但却不是人人都有选择优先权。
按规定,是从排名由高到低,自己选择剧本,最后剩下来的人只能捡漏,所以最终还是靠实力赢得一切。
赵月函却悄声告诉她:“溪溪,别傻了,这样的综艺背后都是有人操纵设计,人选都内定了,我们过来,最多就是在观众面前混混脸熟,以后多点机会的。”
纪溪反而怔住了:“嗯?”
赵月函继续小声说:“你刚注意到楼梯间发火的那个女生了吗?姜果,出道开始就有一手好资源,之前唱音乐剧,还差点进了剧院文工团,这种铁饭碗不是谁都有机会争取的。
我打听到的消息,《百人入戏》内定的第一名,就是她。”
第26章
这些行业规则,其实业内很多时候都心知肚明,有时候甚至是放在明面上来讨论的。
因为做节目不是扶贫,投资商的效益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,也因此,为了规避风险,投资商会和节目组提前选出实力最强的一批人,作为最终名额的默认人选。
但这个人选并不是定死的,所谓竞争制,就是在短短的时间内,有人足以赶超过来,也有人可能安于现状,而被人甩在身后。
紧张刺激的学习和比拼,本来就是这一类节目的最大看点。
赵月函说:“哎,其实我都不抱指望的,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,只是我听说,这一期有好几个大牛老师也报名了,节目环节中还会请影帝影后过来讲课,国外那个名导演你听说过吗?拍一部得一部奥斯卡的,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学习机会呀,溪溪?”
纪溪说:“也是,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请到我的偶像,写音乐剧本的那一位,哎,我好喜欢他呀,等我以后打拼出一番事业来了,我就去包场看他的演出,看八百遍。”
两个女孩子叽叽喳喳一路,彼此笑嘻嘻地进了宿舍。
最巧的是,赵月函的宿舍正好跟纪溪是一间的,或许是节目组考虑到她们二人的简历上,都显示呆过同一个剧组的原因,所以自然而然地将她们安排到了一起。
纪溪帮赵月函归置了东西,又领她,两个人结伴再将场地熟悉了一遍,又背了一遍赛制流程。
两个小姑娘都没什么心眼,彼此约定好了:“到了这个节目上就是对手了,正事上互相竞争,不要心软,私下互相扶持,这样就好!”
早一天报道就是多一天准备时间,离预计正式录制时间还剩两天。
纪溪和赵月函约好晚上一起去排练室温习第一期节目的表演内容,做好准备,在此期间,都在宿舍内休息。
除此之外,赵月函和纪溪一起拼了两块瑜伽垫,纪溪擦洗后晾干,躺上去,又拿出她打印的厚厚一沓台本开始背,注意着正对门口的摄像头,又拉着赵月函过来一起参剧本。
每个人在报道之前都有一个意向查询,限定第一期的节目表演中,选题由演员自由选定,报备后可以允许一到两个配角群演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