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连日激烈的交战中,苏瑶真切且深刻地领略到秦国军队的强大,那是一种全方位的压迫感,从战场的每一个角落弥漫开来。
白日里,阳光毫无遮拦地洒在这片饱受战火蹂躏的大地上,却无法驱散空气中那厚重、刺鼻的硝烟味,这气味混合着浓烈的血腥味,丝丝缕缕钻进每个人的鼻腔,令人几近作呕。
放眼望去,战场上尸横遍野,士兵们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着,他们或扭曲、或僵硬的姿态,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。
断臂残肢随意丢弃在各处,破碎的兵器散落其间,与暗红色的土地交织在一起,构成一幅惨烈的画面。
几日来,探子快马加鞭,接连不断地回报。
秦国的军事行动极为迅速,短短时间内,竟已集结了十万大军。
这十万秦军,个个训练有素,步伐整齐划一,彰显出长期严格训练的成果。
他们的装备精良,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,锋利且致命;身上的战甲坚固厚重,既能有效抵御攻击,又展现出强大的威慑力。
营帐连绵不绝,白色的帐篷如潮水般布满周围的山川,远远望去,好似一片白色的海洋,无边无际。
秦军的将领们久经沙场,经验丰富,他们在营帐中运筹帷幄,指挥若定,每一次的军事部署都精准而巧妙,充分展现出高超的军事智慧和卓越的指挥才能。
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,苏瑶内心清楚,仅靠现有的手枪、步枪和冲锋枪,想要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取得最终胜利,无疑是杯水车薪,必须制造出杀伤力更强的武器,才能在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占据主动。
于是,苏瑶开启了日夜无休的奋战。
她独自坐在营帐内,四周的烛火摇曳,映照着她疲惫却坚定的面容。
面前的桌子上杂乱地堆满了各种图纸和书籍,纸张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数据和设计思路。
她的眼神专注而炽热,紧紧盯着手中的图纸,手中的笔在纸上不停地勾勒着,时而停顿思考,时而奋笔疾书。
遇到难题时,她会紧锁眉头,陷入沉思,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桌面;一旦灵感闪现,她便立刻提笔,将脑海中的构思快速描绘出来。
经过无数次的深思熟虑、反复修改,她终于在一个深夜,成功连夜画出了机关枪的图纸。
图纸上,机关枪的构造清晰明了,每一个部件都标注得详细准确,从枪身的轮廓、枪管的长度,到内部零件的精细构造,无一遗漏。
她小心翼翼地将图纸交给工匠们,眼神中满是期待与信任,声音坚定而有力:“各位师傅,这机关枪关乎着我们魏国的生死存亡,时间紧迫,一分一秒都不容浪费,务必请大家加班赶造。”
工匠们接过图纸,仔细端详,虽面露难色,但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,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。
他们深知此次任务责任重大,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懈怠。
工坊内,炉火熊熊燃烧,日夜不息,炽热的火焰照亮了整个空间,也映红了工匠们忙碌的身影。
他们穿梭在各种工具和材料之间,精心挑选着每一块金属。
这些金属原料被仔细检查,确保质地优良、坚韧耐用。
随后,工匠们开始对金属进行精细打磨和锻造,每一次的捶打都饱含着力量与专注,火星四溅。
他们的脸上被火光映得通红,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,滴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蒸发,但他们全然不顾,心中只有一个信念——尽快造出机关枪。
经过连续几天几夜的艰苦努力,五挺机关枪终于成功诞生。
这五挺机关枪整齐地摆放在工坊内,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,枪身的线条流畅而硬朗,仿佛是五头蓄势待发的猛兽,随时准备在战场上发出致命的咆哮。
与此同时,战场上陷入了胶着状态。
双方你来我往,互不相让,局势陷入了僵局。
秦军凭借着庞大的人数优势和坚固的防御工事,顽强抵抗;魏军则依靠灵活多变的战术和英勇无畏的斗志,不断发起进攻。
城墙下,攻城的魏军与守城的秦军展开了激烈的争夺。
攻城车在士兵们的奋力推动下,一次次地撞击着城墙,发出沉闷而厚重的声响,每一次撞击都震得大地微微颤抖,城墙的砖石也随之松动、剥落。
城墙上,弓箭手们对射,箭矢如雨点般密密麻麻地落下,在空中交织成一片死亡之网。
士兵们手持兵器,近身肉搏,喊杀声、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,震耳欲聋。
鲜血顺着城墙的缝隙汩汩流下,染红了地面,汇聚成一滩滩触目惊心的血泊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