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去二三里,烟村四五家。
亭台六七座,十枝花。”
陈默认真的读着。
春天已去,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。
陈默和往常一样趴在窗边,和教室里的孩子一块读书,读的是那么的投入,没有一丝疲惫,没有一丝厌倦,如痴如醉。
“孩子,你奶奶是刘秀英吗?”
一位中年人拍拍陈默的肩膀问道。
他叫王志民,他是学校的一名老师,他是县上的支教老师,本来有机会调回去的,可他没有如此,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八年,他把他一生都给了孩子们。
“是啊,爷爷您有什么事吗?”
陈默疑惑的答道。
“我姓王,我和你爷爷赵云松是故交。
听说你奶奶的身体不太好?是吗?”
王老师一脸和蔼的询问道。
陈默想了想说:“奶奶的病属于老毛病了,已经落下病根,怎么治也治不好。”
“孩子,你带我去你家吧,我想去看望你奶奶。”
王老师又说。
“行,您跟我走吧!”
陈默回应道。
村子那泥泞的土路,被一间一间老房子围绕着,周围的几排杨树挺拔而立,一个个精神抖擞。
王老师问陈默:“你想读书吗?”
陈默斩钉截铁说:“嗯,我想读书!”
从他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中,流漏出对知识的无限渴望。
到了以后,王老师看见了陈默的奶奶激动的说:“老姐姐,听说您身体最近不太好,我特地来看您。”
“不碍事,这都很多年的老毛病了。”
刘奶奶应道。
“您多注意身体;我这次来是有件事,我看陈默这孩子是块念书的料,我想让陈默去学校念书,另外听说您还收养了一个孩子,和陈默一起去念书吧。”
王老师语重心长的说道。
刘奶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:“按理说,这两个孩子已经都该读书的年纪了,但我们这个家里又没什么经济来源,这两个孩子的学费……”
“不管怎么样都要让孩子上学,什么都比不上这件事重要,我把我每月的工资抽出一半来给孩子交学费。”
王老师从口袋掏出一叠钱来,塞在刘奶奶的手里说道。
“大兄弟,你的这份好意我心领了,但这钱你必须得收着,你家里的妻小也得吃饭啊!”
刘奶奶边推辞边说。
王老师把钱硬塞在刘奶奶的手中,深沉的说:“这钱您一定要手下,孩子上学的事不能耽搁,再说了大哥在世时也帮了我不少,我这份工作还是他帮我找的呢,这就当报恩了。”
“既然你这么说,我就把这钱收下了,但这算我借你的。”
刘奶奶感动不已的说道。
这时趴在窗边的陈默听到了这个消息,他心里无比的兴奋,比吃了蜜还甜。
陈默赶紧跑去告诉林芸妹妹。
“哦哦,我要读书了。”
林芸知道后大声喊道。
陈默拉着林芸发疯似的在村子里跑着,嘴里吆喝着:“我要上学了,我可以读书了……”
一个上学的机会,竟使这两个孩子兴奋成这样,可见读书对这些出身寒门的孩子多么重要。
现如今,义务教育都不收费,可是换来了什么……学生哪还像学生。
(本章完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